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正文

教育是点燃创新潜能的火种

发布时间:2021-1-29 12:00:00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阅读:

近日,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首都未来教育论坛在京举办,首都师范大学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共建该研究院。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儿童教育、未来教育、创新教育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未来教育:变革教育形态

近年来,人工智能蓬勃发展,5G技术落地应用,各行业逐渐跨界融合,未来学习成为热点……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教育的憧憬。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教育正面临三大挑战。其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当下所进行的教育,是要为未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培养人才。其二,国际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靠人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其三,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生态、教育方式方法,甚至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等。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临诸多挑战,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尤显重要。为此,顾明远为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题词:“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创造力是儿童的潜能,教育是点燃潜能的火种,教师是高举火种的园丁。”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认为,“面向未来的教育,首先要立足当下的教育。当下的教育要把握儿童的时代特征,让儿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通过推进儿童教育创新研究,进而促进未来教育创新,并借助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转化为新时代教育新常态”。

教育出现变革的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机器的智慧让我们对未来教育充满期待,但也应认识到教师智慧在教育中独一无二的作用。”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李树英说。

教师在传统教育中是教学的“中心”,在未来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学生身旁的指引者”“学习的促进者”“机器中的灵魂”。

“未来教育并不是发生在未来,是为了应对未来而发生在当下的教育。”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慧表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是常态。”未来教育如何落地,正是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的一个重要工作指向。

儿童教育:尊重教育规律

儿童期作为人生的首个阶段,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和发展规律。

“儿童”的英文单词是“children”,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李子建据此对该单词的8个字母分别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其中,“C”代表中国(China)、文化(Culture)和脉络(Context);“H”代表快乐(Happiness)、谦逊(Humility)和视野(Horizons);“I”代表创新(Innovation)、智能(Intelligence)和探究(Inquiry);“L”代表生命(Life)、终身(Lifelong)和热爱(Love);“D”代表深度(Depth)、发展(Development)和目的(Destination);“R”代表养育(Raising)、尊重(Respect)和研究(Research);“E”代表评估(Evaluation)、经历(Experience)和环境(Environment);“N”代表大自然(Nature)、网络(Network)和神经科学(Neuroscience)。李子建对这8个字母总计做了24个维度的解读,赋予“儿童”二字深刻的含义。

儿童教育中,应注重对儿童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局限于字面上的识文认字等活动。李子建说,教育并非仅仅向学生介绍表面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成为专家。

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介绍,针对儿童教育,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围绕0—18岁的儿童,制定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以推动学校发展形态与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创新教育:凸显教育本质

顾明远认为,未来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儿童作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其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将创新分为四种类别:第一类是大创新,即科研中的创新;第二类是职业创新,即工作中的创新;第三类是小创新,即生活中的创新;第四类叫微创新,即学习中的创新。

那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提出,要超越现代教育的六大基本范式:一是超越班级授课,走向未来教学;二是超越现代分科教学,超越现代课程走向未来课程,超越现代学校走向未来学校;三是以学习方式构建未来学校,而非以教室构建未来学校;四是超越现代教师成为未来教师,超越现代学士走向未来学士;五是构建学长学部制,打通学段,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六是超越现代教材,走向未来教材。

褚宏启表示,创新培养一要完善学生素质评价和考试制度,不再只以分数论英雄;二要加大奖励和激励力度,强化创新能力的重要地位,提升学生外部动机水平;三要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四要多为学生提供与“异质他人”交流的机会;五要加强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六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在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中,生命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李子建表示,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与法治等方面的教育。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数据与研究处副处长张智也表示,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在教育学生,也要影响家长,更要共情社会,各方同心协力才能把教育真正变成培养人的教育,而不只是知识传播和看护等。

儿童教育、未来教育、创新教育是本次论坛的三个关键词,这也是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的三个工作着力点。如何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未来教育需要思考的着力点。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29日第6版 

上一篇:山西师范大学:热议评价促发展

下一篇:上海为高中生量身定制“合适的教育”

分享到

版权所有:河南省综合素质评价服务中心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7号现代教育(郑航)科技园13层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828号   豫ICP备19009982号-1

河南新未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