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河海大学等四校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作扎实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10-3-26 9:14:00文章来源:阅读:

河海大学等四校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作扎实成果丰硕

2010-03-26

  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互相之间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由河海大学牵头共同申报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于2006年4月得到教育部批准。四校联合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切入点,通过四校共建,文、理、工、医学科之间的渗透,有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和塑造思想品德高尚、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专业素质精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使四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场地设施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全省高校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四校根据以上目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基地建设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先后被教育部、江省教育厅列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中之重”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新共建工作理念。四所分别隶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苏省的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特色的高校,如何开展共建工作?怎样才能取得“1×4>4”的成效?四校经过研讨,树立并积极贯彻“强化共性,彰显特色,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建工作理念。强化共性,即各校从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大学文化以及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方式和途径出发,找到共同点或相似点,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与交融;彰显特色,即各校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为相互之间文化素质资源的共享与发展创造条件;优势互补,即各校利用自身特色学科的优势,开展校际交流,扩大联合办学,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即各校按照“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建共建工作的机制、体系和平台,推动基地建设朝着实质性、深层次方向发展。

  二、创建共建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四校党委书记和分管校领导组成,组长实行每年轮值制,由轮值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河海大学分管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共建工作的计划及重大事项。二是成立基地建设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四校及校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轮值学校牵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共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三是领导小组下设秘书处,主要职责是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年度总结以及协调相关工作,秘书长实行轮值制,轮值学校教务处处长任秘书长,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任常务副秘书长,四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负责人任副秘书长。四是河海大学设基地建设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做好与上级有关管理部门和共建学校的联系以及文档管理等日常工作。五是各校分别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与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工作中对接。

  三、构建共建工作体系。四校在共建工作中努力构建开放性、多元化、多学科互补渗透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互补,四校就各校的优良传统、独特精神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进行交流,定期在四校师生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二是课程资源连通,公布四校的300余门人文素质课程,互聘教师承认工作量,学生跨校选课承认学分;三是社团组织互动,加强四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互访和交流,联合举行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学生骨干培训班以及辩论邀请赛、足球邀请赛等文体活动;四是智力资源共享,互派名师、名家举办讲座,四校中任何一所院校邀请的专家、学者都可在校际间巡回作报告;五是实践活动联合,四校每年联合组织团队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联合承办江苏省高校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联合举行欢送毕业生专场演出等活动,不断加深交流,共同创建活动品牌。

  四、搭建共建工作平台。为了保障共建工作顺利开展,各校除每年确保30万元专项经费外,还共同建立了四个工作平台:一是简报网站平台,简报有理论探讨、共享互融、特色彰显、他山之石、教育成果五大版块,网站有组织机构、相关文件、素质校园、科技之光、社团活动、百家争鸣等9个栏目,并开设异校讲座视频转播,开发课程互选、成绩管理及大学生文化素质评价系统等;二是师资交流平台,四校联合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举办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或研讨班,促进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为文化素质教育带来了强劲的活力;三是制度建设平台,四校加强联合运行各种相关制度的建设,促进各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四是理论研究平台,组织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及征文活动,80篇论文就文化素质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育方法、素质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心理与品德教育等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推进了各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工作使四校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和巩固,四校共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断提升,四校学子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总决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四校代表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研讨会、首届大学通识教育论坛、第四届华东地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第二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暑期讲习班、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等会上介绍了共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做法和经验,受到兄弟院校的好评,《中国教育报》、《社会科学战线》以及一些高校的报刊也先后进行了报道。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召开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河海大学主持的《多校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责任编辑 张岩)

上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四位一体”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下一篇:林蕙青: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新作为

分享到

版权所有:河南省综合素质评价服务中心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7号现代教育(郑航)科技园13层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828号   豫ICP备19009982号-1

河南新未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