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高校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发布时间:2009-3-25 10:58:00文章来源:阅读:

高校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近年来,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优化质量评价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上进行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鼓励科研实践,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本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融入科研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通过设立本科生科研或创新基金、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开展“本科生创新百项工程”活动等,鼓励学生从事本专业或跨学科的科研活动,先后有数百名文科学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资助,发表科研论文上千篇,并获若干科研奖励。中央财经大学通过每年举办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节,评选“榜样中财”人物和“学术新星”等活动,营造崇尚创新、参与创新的学术氛围。华东师范大学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环节,向全校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每年面向全校学生实施两个“300”(300个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00个创新性实验项目)科研创新计划,同时依托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立面向文科大学生创新基地,以各种形式向本科生开放,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中山大学以课题为纽带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工作访谈、田野调查,努力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行“名师讲座制”、“本科生导师制”和教师“跟班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践行“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加强成果转化,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高校不断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内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理念、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讲义)编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实现了教研互动、教研相长。吉林大学通过凝炼方向、整合团队,建立了一批开放式的研究、教学性机构,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中国政法大学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实现“四进入一转化”(即科研过程进入教学环节,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课程,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材,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科研问题转化为学生学术活动主题),使科研与教学形成有机统一整体。东北财经大学确立“以教学研究引领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针,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制度,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并重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南开大学出台“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教材与专著”五个同等对待的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南京师范大学制定了《推进研究性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实施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等系列举措,有效地促进了研究性教学的深入推进。安徽大学将一批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徽州文化概论》、《安徽地方戏曲》等特色课程,广受学生欢迎。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高水平学术讲座活动对学生把握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积极构建完整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制度,通过不断加强品牌论坛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繁荣发展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一些高校经过多年打造,形成独具影响的学术论坛品牌,如北京大学“北京论坛”、武汉大学“珞珈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治论坛”、中山大学“前沿大讲坛”、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讲座”、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学术大讲堂”等,成为大学生的学术盛宴。清华大学开设“新人文讲座”系列活动,将选听情况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考核,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中央财经大学在课程中设置前沿讲座,邀请权威人士用4-6个课时来介绍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教师课堂讲授和专家讲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学术发展前沿和最新科研信息。西南大学以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修养为目标,每年组织100场文化素质教育学术讲座,为大学生知识拓展和文化素质提升搭建了广阔平台。

(责任编辑 薛丽华)

上一篇: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下一篇:注重学生获得感 让体育回归本原——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

分享到

版权所有:河南省综合素质评价服务中心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7号现代教育(郑航)科技园13层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828号   豫ICP备19009982号-1

河南新未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和维护